德宇阁

海量小说免费推荐,热门小说网址导航一站式阅读平台

你的孩子叫你“妈”还是“妈妈”?背后的变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闺蜜跟我视频吐槽:"昨天接儿子放学,他冲过来喊了声'妈',我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家十岁的男孩以前总拖着长音喊"妈妈",现在突然变得干脆利落。我们俩举着手机相对苦笑,当妈的人都懂这种突如其来的失落。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时,每次摔跤都会举着擦破皮的膝盖,带着哭腔喊"妈妈"。那声呼唤像根无形的线,总能准确牵动我的心脏。可上个月带她去买衣服,导购员夸她"和姐姐逛街真开心",小姑娘立刻纠正:"这是我妈!"我站在试衣镜前望着她倔强的侧脸,突然发现她已经比我肩膀还高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分离个体化",说的是孩子成长必经的自我确认过程。就像雏鸟啄破蛋壳,当孩子开始用单音节的"妈"代替叠词,其实是在悄悄推开一扇通向独立世界的门。邻居王姐的儿子去年考上外地大学,现在微信聊天都叫她"张女士",气得她天天在业主群里嚷嚷要"断绝关系"。可上周我亲眼看见她捧着儿子寄回来的围巾,眼眶红得跟兔子似的。

这种称呼的渐变像退潮的海水,慢慢带走沙滩上的城堡。我见过太多父母拼命想抓住潮水,反而把孩子推得更远。朋友老陈在儿子改口喊"爸"后,非逼着孩子每天必须说三次"爸爸",结果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里天天上演"世界大战"。其实孩子喊"妈"还是"妈妈",从来不是衡量亲疏的温度计。就像我家那位开始叫我"老李"的初中生,会在深夜悄悄把感冒药放在我床头。

面对孩子称呼的蜕变,与其纠结字眼长短,不如学学公园里放风筝的老手。线轴始终攥在手里,却懂得适时放线收线。周末带女儿喝奶茶,听她眉飞色舞讲班级八卦时,我偷偷记下她提到的新词汇;当她支支吾吾说"妈,我想报个街舞班",我忍住追问细节的冲动,只回了个"好"。这些细碎的相处时光,正在编织新的联结密码。


上周接女儿放学,远远看见她和同学挥手道别。她转身朝我跑来时,我听见胸腔里熟悉的悸动。"老妈!"她气喘吁吁地扑过来,"快回家,我数学卷子要签字!"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个曾经挂在腿边的小团子,如今已经能和我并肩而行。我忽然明白,称呼的改变不是爱的消减,而是生命舒展筋骨时发出的轻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