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 周才庶
《少年的你》这部校园题材的青春片,一改往日以初恋为中心的个体成长史、以迷茫为基调的集体无意识,直面以校园霸凌为主题的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有着独特的魅力,展示出在一个残酷的青春时期和欺凌的校园空间中,少年的成长与抵抗。影片由曾国祥执导,许月珍监制,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片中,正读高三的陈念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生活重心就是认真学习、考上名校,如同高中校园里大多数平凡又怀揣梦想的学生一样。在一个喧嚣的课间,她的同学胡小蝶跳楼自杀了。曾目睹胡小蝶被同学欺负却保持沉默的陈念,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为临终的胡小蝶盖上校服,因为觉得胡小蝶一定不愿意让大家看到自己恐怖的遗容。这种显明立场的恻隐之心、独特之举,使得陈念成为下一个被欺凌者。由此,陈念展开了倔强而艰难的斗争。
这部校园题材的青春片,一改往日以初恋为中心的个体成长史、以迷茫为基调的集体无意识,直面以校园霸凌为主题的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青春校园与成人社会是高度相似的,它无法隔绝现世的黑暗,而是一个高度摹仿的场域。校园霸凌,就集中地反映出相应的矛盾与冲突。具体来说,《少年的你》的现实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则在主题上聚焦现实问题,这是显性的一面;二则在叙事中投射社会结构,欺凌事件的前后始末是社会阶层、等级秩序和集体力量的隐喻,这是隐形的一面。片中人物小北、陈念就置身于现实化的语境之中,如何破除令人窒息的校园欺凌?小北和陈念彼此守护、惺惺相惜,相互靠近、不离不弃。影片以少年浪漫化的生死之恋,去化解现实的苦难,去救赎灵魂的不堪。这是《少年的你》另辟蹊径的处理方式,在讲述社会问题的现实基调中,彰显理想化的解救之路。
大多数青春片,将学校设定为美好宁静的家园,主人公在经历创伤之后终于懂得成年人的现实。“现实”不是此在的世界,而是远处的灯塔。就陈飞宇主演的《最好的我们》而言,“现实”是久别重逢的沧桑,是家庭的重担、经济的困顿与生活的无助。在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中,“现实”是漂泊异乡的艰难,是阶层分化的情感疏离。而在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现实”是对初恋的背叛,是人到中年的势利与油腻。这些影片的主人公,都在悸动的青春之后迎来成年的觉醒时刻,以成年的无奈祭奠少年的单纯。理想是此岸,现实是远方。《少年的你》反其道而行之,让“现实”成为此刻的语境,让小北和陈念彼此依偎的理想之爱,成为远处的灯塔。该片对于现实的处理方式发生了逆转,以恋爱为中心的情动视野转向了以霸凌为重心的失范行为。
对校园霸凌问题的深度凝视,是《少年的你》最真诚的现实关怀。校园霸凌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有观念、立场和情感的分歧,有种族、地域和政治的冲突。由此产生的身体的暴力、言语的暴力和思想的暴力,是复杂社会问题在校园的投射。影片在社会问题作为叙事中心的前提下,仍然关注个体的成长,其成长中有残酷的诗意与疼痛的美感。影片以跟拍、快速剪辑、声画分离等手法,营造出诸多晦暗、惊惧的场面。例如,陈念被以魏莱为首的施暴者追赶、剃头、殴打、拍裸照,在痛苦中自我持存、并不屈服。陈念走进小北破败的家,就像迈入童话世界里的小木屋。两个弱小的少年在这里取暖疗伤,相互扶持,抵抗人间的寒意。陈念失手将魏莱推下楼梯致其死亡,小北精心设计了自己作为街头小混混的杀人罪证,以换取陈念光明的前途。影片凭借出色的剪辑,给了观众一种富有悬念的观影体验。在暴力与反抗、利诱与拒绝的过程中,两个少年获得了现世的救赎。
我们曾经都是少年,只是后来忘记了。成年后的我们,给年少岁月添上了多种多样的正面标签:天真、纯洁、快乐。我们假定少男少女的花季雨季是幸福绽放的天堂,并把最甜美的想象都留给了少年时光,使其模糊了真实面貌。《少年的你》再次撕毁了美化的乌托邦回忆,把青春残酷的面孔展示了出来。在沉郁的基调中,我们看到了陈念的孤独和紧张。母亲贩卖三无产品,躲债在外,不能给予她家的庇护;班主任负有责任心,却不能洞察秋毫,防患于未然;青年警察郑易具有正义感,亦不能给予她法制的保护。没有哪个成年人可以化解陈念的恐惧和无助,所以她只能求助于同为少年的小北。在电影意义上,《少年的你》通过校园霸凌的主题、对美好少年的祛蔽化叙述,创造出了青春的亚文化形态。
需要指出的是,影片对于少年的态度显示了暧昧不清的矛盾立场。一方面,它通过以魏莱为首的欺凌团伙表现少年之恶,通过小北“以暴制暴”的方式展示了少年不计后果的反抗。另一方面,它又借助警察郑易之口说出“因为他们是少年”,给少年的极端行为即少年之恶找寻合理化的借口。“他们是少年”,不过是成人一厢情愿的设定。童年、少年和成年,本是现代社会建构的概念,这种时间划分并不能找到人性恶的根源。《少年的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并不独属于少年,而归属于人类漫长的一生。(周才庶)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