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宇阁

海量小说免费推荐,热门小说网址导航一站式阅读平台

高阳公主助夫夺爵诬告夫兄,房遗直上书,最终高阳公主被赐死

前言

皇家公主,金枝玉叶,竟把亲哥哥告上御状,说兄长对自己“耍流氓”?

这瓜放现在,绝对是热搜爆款预定!

大唐朝最受宠的高阳公主就干了这事!

她可是太宗皇帝的心尖尖,嫁的也是开国名相房玄龄的儿子。

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闹得天翻地覆?

这背后,是公主太任性,还是驸马太窝囊,亦或是藏着更大的惊天阴谋?

一个“非礼”的指控,最后竟牵扯出谋反大案,掉了几十颗脑袋!

大唐公主也愁嫁?金枝玉叶配“草包”,高阳心里苦啊!

说起高阳公主,那可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主儿。

老爹是鼎鼎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搁现在的话说,就是妥妥的“白富美”天花板。

可公主也有公主的烦恼,尤其是婚姻大事,往往身不由己。

到了年纪,李世民千挑万选,给她找了个婆家——名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

房玄龄是谁?“房谋杜断”听说过吧?那可是帮李世民打天下、治天下的顶尖谋士,聪明绝顶。

可这儿子房遗爱呢?史书上就八个字:“诞率无学,有武力”。

啥意思?就是说这哥们儿,傻实在,不爱学习,没啥文化,就是膀子力气大。

你想想,高阳公主什么身份?从小在皇宫里耳濡目染,见惯了文臣武将,哪个不是人精?

让她嫁给这么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肌肉男”,心里能乐意吗?

这就好比一朵娇艳的牡丹花,偏偏插在了一块大石头上,怎么看怎么别扭。

但皇帝老爹发话了,谁敢不听?

高阳公主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李世民倒是挺疼这女儿,连带着对女婿房遗爱也格外照顾。

《旧唐书》里写得明白:“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意思是,房遗爱沾了公主老婆的光,待遇比其他驸马都高一截。

这让房遗爱更是有点飘飘然,觉得自己挺牛。

可高阳公主心里那杆秤清楚着呢。

丈夫没啥大本事,全靠自己公主身份撑着,这口气她能咽下?

尤其是在房玄龄还在世的时候,她还算收敛。

毕竟公公是大唐宰相,面子还是要给的。

可等到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情况就不一样了。

没了老爷子镇着,高阳公主那颗不安分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她看着自家那个不争气的丈夫,再看看继承了爵位和大部分家产的大伯子房遗直,心里能平衡吗?

凭什么?就凭他是老大?

高阳公主越想越气,她觉得,自己堂堂公主下嫁,房家就该把最好的给他们小两口!

这不满的种子一旦种下,离生根发芽,掀起一场风波,也就不远了。

这公主的“作”,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老爹一走就翻天?高阳撺掇驸马争家产,房家兄弟反目成仇!

房玄龄这位大唐名相一闭眼,高阳公主感觉天都变了。

以前有公公在,她多少还得装装样子,做个贤惠儿媳。

现在?哼,谁还管得了我!

她那颗被压抑许久的野心,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目标很明确:爵位!家产!

按规矩,房玄龄的爵位“梁国公”和大部分家产,都该由嫡长子房遗直继承。

这是几千年传下来的老理儿,没毛病。

可高阳公主不干了。

她是谁?皇帝最宠爱的女儿!

她丈夫房遗爱虽然是个“棒槌”,但也是房玄龄的亲儿子啊!

凭什么好事都让老大占了?

于是,高阳公主天天在房遗爱耳边吹风:“你看你大哥,啥都有了,你呢?就干看着?”

“你是驸马,是皇亲国戚,难道还不如他?”

“这不公平!咱们得去争!”

房遗爱本来就没啥主见,加上对公主老婆有点“妻管严”,被这么一撺掇,也觉得是这个理儿。

对啊,我娶了公主,身份不一样了,凭啥不能多分点?

于是,小两口开始跟房遗直闹。

今天说这家产分得不均,明天说那爵位也该轮流坐。

房遗直也是头大,弟弟胡闹也就罢了,这弟媳可是公主啊!

打不得,骂不得,讲道理?人家根本不听。

这事儿闹得房家鸡飞狗跳,成了长安城里的笑话。

房遗直实在没辙了,心一横,干脆捅到皇帝那儿去!

他给唐太宗上书,把高阳公主如何骄横,如何唆使弟弟争产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李世民一听,鼻子都气歪了。

这个女儿,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他把高阳公主叫进宫,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你身为公主,不知礼数,插手夫家事务,成何体统!”

“房家爵位传承自有法度,岂容你胡来!”

李世民明确表态,支持房遗直。

高阳公主这下傻眼了,没想到一向疼爱自己的父皇,这次居然不站她这边。

她碰了一鼻子灰,心里更恨了。

恨父皇偏心,恨大哥挡路,更恨自己丈夫不争气!

被亲爹怼了,高阳就消停了?

那可不是她的性子!

她只是暂时把这口气咽下去,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更响了。

她憋着一股劲儿,等着机会。

等什么机会?等那个唯一能压制她的人——唐太宗李世民不在的那一天!

这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恶人先告状?高阳公主诬告亲哥非礼,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高阳公主觉得,机会来了!

老爹管不了我了,新皇帝是我弟弟,总得给我几分面子吧?

她又开始琢磨怎么帮丈夫房遗爱夺爵位的事儿。

她跑到宫里去找弟弟李治哭诉,说大哥房遗直欺负他们夫妻。

李治刚当上皇帝,屁股还没坐热,哪有心思管姐姐这点家务事?

再说,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姐姐不是省油的灯。

被缠得没办法,李治想了个“眼不见心不烦”的招。

他下旨,把房家两兄弟都调出京城。

房遗直去当隰州刺史,房遗爱去当房州刺史。

距离远了,总不能再闹了吧?

可李治还是低估了他姐姐的“战斗力”。

高阳公主一看,这不行啊,人都弄到外地去了,爵位的事更没指望了。

她必须得想个狠招,把房遗直彻底搞臭、搞垮!

于是,在永徽三年(652年),高阳公主憋了个大招。

她再次进宫,找到李治,这次不是哭诉家产了,而是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她说,大哥房遗直对她无礼!

“无礼”这两个字,可轻可重。

往轻了说,是言语冲撞,态度不好。

往重了说,那可就是非礼、调戏,甚至更严重的……

一个公主,控告自己的大伯子非礼,这在当时绝对是惊天丑闻!

李治听了,也坐不住了。

这事儿太大了,关系到皇室脸面,也关系到功臣之后的声誉。

他虽然怀疑姐姐可能又在作妖,但万一是真的呢?

就在李治犹豫的时候,房遗直那边也炸了!

他做梦也没想到,弟媳妇为了争家产,居然能使出这么下三滥的手段!

这是要把他往死里整啊!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房遗直立刻上书反击。

他没有直接辩解自己有没有“无礼”,而是说了句更狠的话。

他说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夫妇“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

意思是,这对夫妻作恶多端,罪孽深重,恐怕要连累我们整个房家!

这话的分量,可比“非礼”重多了!

一个说对方非礼,一个说对方作恶要连累全家。

这哥俩(加上弟媳)是彻底撕破脸,把官司打到了皇帝面前。

高阳公主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她以为诬告一招就能得逞?

她可能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悄酝酿。

家丑捅成谋反案!长孙无忌“顺手牵羊”,高阳公主成了政治牺牲品?

高阳公主和房遗直互相撕咬,把皮球踢给了皇帝李治。

李治一个头两个大。

一边是亲姐姐,一边是功臣之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姐姐这块肉有点扎手)。

怎么判?

他想到了一个人——自己的亲舅舅,当朝宰相,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李治最信任的长辈和助手,把这烫手山芋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李治可能只是想让舅舅查清家务事,给个公道。

但他万万没想到,长孙无忌接手后,这案子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方向也完全跑偏了!

长孙无忌是谁?那可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老谋深算,权倾朝野。

他表面上是查房家的案子,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噼啪响。

当时,虽然李治已经登基,但朝中仍有一些潜在的威胁。

比如,之前跟李治争过储位的吴王李恪(李世民第三子,有贤名,母亲是隋炀帝女儿),还有一些手握兵权的宗室和驸马。

长孙无忌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以借着房家这根藤,摸出一串大西瓜,把那些碍眼的人一网打尽!

于是,在长孙无忌的“悉心审问”下,案情“突飞猛进”。

所谓的“非礼”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高阳公主诬告。

而房遗直说的“罪盈恶稔”呢?

本来也没啥实锤,但在长孙无忌手里,很快就“查”出来了!

房遗爱被“供认”,他和另外几个驸马,比如娶了巴陵公主(李世民女儿)的柴令武(柴绍的儿子)、娶了丹阳公主(李渊女儿)的薛万彻(名将),密谋造反!

他们打算拥立谁呢?荆王李元景(李渊第六子)。

为啥是他?据说李元景做梦梦见自己手握日月,觉得是天命所归。

这理由,听着就像是“指鹿为马”,但长孙无忌说它是,它就是!

接着,房遗爱又“供出”了一大串名字: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宗室名将)、左骁卫大将军执失思力(突厥贵族)……

好家伙,这哪是查家务事,分明是一场政治大清洗!

结果很快出来了:

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处斩。

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被赐死。

李道宗、执失思力等人流放岭南。

一场由公主争风吃醋引发的家庭纠纷,最终演变成血流成河的谋反大案。

高阳公主求锤得锤,不仅没帮丈夫抢到爵位,反而把两个人的命都搭了进去,还顺带坑死了一堆皇亲国戚。

她到死那一刻,有没有后悔过?

她是咎由自取,死于自己的骄横和愚蠢?

还是说,她和房遗爱,以及李恪等人,都只是长孙无忌巩固权力棋盘上的弃子,成了“顺手牵羊”的政治牺牲品?

这背后的真相,恐怕只有长孙无忌自己知道了。

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结语

回顾高阳公主的一生,真是让人唏嘘。本是天之骄女,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偏偏因为一个“贪”字和一身“傲气”,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赐死身亡的下场,还成了别人政治斗争的垫脚石。

你觉得高阳公主是纯粹的“不作不死”,还是唐朝残酷宫廷斗争中一个可悲的牺牲品?她的悲剧,对我们今天看待家庭、权力和欲望,又有什么警示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点赞、转发,和大家一起讨论!别忘了点个关注@长安聊历史,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参考文献:

《旧唐书》 (后晋)刘昫 等撰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等撰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