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私信询问“一年前发生车祸,骨折至今13个月,迟迟没有愈合,想问一下这种情况能下地走路吗?”
今天就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讲一下:下肢骨不连到底能不能下地走路?
我们都知道,骨折超过3-6个月未愈合为延迟愈合,若超过9个月骨折不愈合则称为骨不连。
像一些血液供应比较差的,舟骨、距骨、股骨颈、第五跖骨、胫骨中下段等都是骨不连的好发部位。
下肢发生骨不连还能不能下地行走,主要看其稳定性如何。
如果下肢的骨不连稳定度不够的话,是不建议行走的。
因为行走的过程当中,腿部不能有一个良好的支撑,有可能导致其他的合并的情况,比如说疼痛,或者其他肢体的骨折,以及肌肉和软组织的损伤等等。
对于下肢骨不连稳定度不够的情况,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外固定。同时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及早的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味姑息,想通过运动达到骨不连不治而愈的目的,这个是可能性不大的。
如果其吻合度和稳定度没有问题,且能够给予有力的支撑,不会因为负重而造成再次滑倒的话,是可以慢慢行走的,但是不要有超负荷或者大幅度的运动。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
读了本篇文章你对骨不连有没有更了解了呢?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骨不连”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金冠骨科张大夫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联系,骨科大夫期待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