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鹤唳华亭》自上映以来,吸引了一波粉丝,我们办公室里就有一位。
该剧改编自晋江同名网文,作者为雪满梁园。原著在豆瓣评分8.3分,粉丝群体庞大。电视剧由罗晋、李一桐主演,黄志忠、张志坚、王劲松、刘德凯这些老戏骨也纷纷登台,让很多粉丝过了一把瘾。
近年来,古风剧名颇为流行,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间至味是清欢》《天盛长歌》等,都比较易懂,但《鹤唳华亭》就有点“超纲”了。
人物原型:宰相家的官三代,江东士族大才子
啥是“鹤唳华亭”?
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说的是东晋时陆机的故事。陆机,字士衡,华亭人(今属上海)。他才华盖世,弟弟叫陆云,字士龙(“云间陆士龙”也是个典故哦!),兄弟两人合称“云间二陆”(云间也是指上海)。二人去洛阳,受当时文豪张华器重,一时名动京城。
说到陆机,不能不提他的爷爷——陆逊!熟悉三国的都知道,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举兵来打东吴,陆逊指挥夷陵之战,以少胜多,让刘备一命呜呼、蜀国一蹶不振。陆大都督与周瑜、鲁肃、吕蒙是东吴“四大都督”。
几百年后的唐代,名字仍然是“才华”代名词
名将世家出身的陆机,后来也走上军旅之路。后来也在司马家叔侄兄弟打架(八王之乱)中被杀,时年43岁。
但是“二陆”文采斐然不是盖的。临死之前,陆机说了句“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老家的鹤叫,再也听不到了!)于是被人记下来,流传千古,成了电视剧的名字。
王勃《滕王阁赋》是中学课本必背,大家估计都知道“倾洒潘江、各倾陆海”(在座的各位都是潘岳、陆机,请你们发言吧)。李白后来写《行路难》说:“陆机才多岂自保。”(才华再好也没用啊!但是李白同学,你可能是真没啥政治才华,跟人家陆机不同。)可见,陆机到唐代时候,依然是“才华”的代名词。
《世说新语》是本啥奇(葩)书?
这是一本笔记小说,专门记录魏晋南北朝时,名流、高士们的风貌和逸闻趣事。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召集食客完成。
这本书类似今天的名人八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识鉴等36个门类,把众多人物的1000多条故事记录下来,可谓六朝名士的群像。有很多故事里,记载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先说几个无人不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谢道韫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测试中学语文好不好的时候到了);再比如曹操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出处)、曹操捉刀(捉刀代笔成语出处)、王羲之坦腹东床(东床快婿成语出处)。
在书中,还有很多跟“华亭鹤唳”一样有名的典故。
王徽之访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王徽之(王羲之之子)住在绍兴,有天晚上下雪,让人倒酒喝了几杯。看到天地一片白,想起朋友戴逵,马上乘船去找他。黎明到了戴家门口,不上前敲门转身回家了。他解释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桓温抚柳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东晋的士大夫很多是西晋灭亡后,从北方跑到南方的。大将军桓温北伐收复失地,路过当年自己栽的小柳树,看到已经很粗了,他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感叹自己老了。
……
这本书里众多典故,展示了六朝人士的风流,鲁迅誉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其实更是一部跟着名士学知(zhuang)识(X)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