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宇阁

海量小说免费推荐,热门小说网址导航一站式阅读平台

完 攻略结束我魂归虚无,他抱着红绳疯守江山三十年


长生殿的雪,下了整整三年。


当今圣上萧彻,已经在这殿里枯坐了三年。


他身上那件明黄衮龙袍早已蒙尘,墨发如瀑般垂落,缠绕着半旧的红绳——那是三年前,那个叫阿鸾的女子临走时,塞在他掌心的东西。


“陛下,该翻牌子了。”总管太监李德全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萧彻没回头,指尖摩挲着红绳上磨得光滑的结,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她临走前说,要朕好好活着。”


李德全扑通跪下,老泪纵横:“陛下!苏姑娘已经……已经不在了啊!”


“她在。”萧彻缓缓抬眼,那双曾震慑朝野的凤眸里,此刻只剩下偏执的清明,“她在归墟等朕,等朕把这万里江山,打理成她喜欢的样子。”


殿外的雪,又大了些。落在琉璃瓦上,簌簌作响,像极了那个女子当年在他耳边,用软糯的嗓音哼的江南小调。


第一章:攻略者阿鸾


苏鸾第一次见到萧彻时,他还是个被囚禁在冷宫里的七皇子。


彼时她刚绑定“帝王攻略系统”,系统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里响起:“任务目标:萧彻。任务要求:助其登基,获得其百分百真心。任务成功即可脱离世界,失败则魂飞魄散。”


苏鸾裹紧身上洗得发白的粗布裙,看着破庙里缩在角落的少年。他浑身是伤,却依旧挺直着脊梁,眼神像淬了冰的刀,见她进来,喉间发出一声警告般的低吼,像只受伤的孤狼。


“我给你带了吃的。”苏鸾把怀里的肉包子递过去,笑得没心没肺,“我叫阿鸾,你叫什么?”


少年没理她,只是警惕地盯着她。


接下来的日子,苏鸾天天来。给他送药,给他送吃的,给他讲宫外的趣事。少年从一开始的警惕,到后来的默许,再到偶尔会回应她一两句话。


苏鸾知道他叫萧彻,是先帝醉酒后临幸宫女所生,母亲早逝,在宫里受尽欺凌。她按照系统的提示,帮他联络旧部,给他出谋划策,甚至在他被太子派人追杀时,替他挡了一箭。


箭穿透了她的肩胛,鲜血染红了她素色的衣襟。萧彻抱着她,第一次有了情绪波动,声音发颤:“为什么要救我?”


苏鸾忍着疼,笑靥如花:“因为……我想让你活下去啊。”


她没说的是,系统提示,这一箭能让他的好感度提升三十点。


第二章:步步为营帝王路


萧彻的崛起,离不开苏鸾的筹谋。


她懂人心,善算计,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他最精准的建议。她教他隐忍,教他伪装,教他如何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上步步为营。


他在她的帮助下,扳倒了太子,斗垮了权臣,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而他看她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戒备,变成了依赖,再到后来,藏着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深情。


“阿鸾,等我登基,便封你为后。”某个深夜,萧彻在灯下为她描眉,语气是从未有过的认真。


苏鸾握着眉笔的手一顿,随即笑道:“陛下可不能食言。”


心里却泛起一阵苦涩。系统面板上,萧彻的真心值已经到了九十九点。只差一点,她就能离开了。可不知从何时起,她看着他从孤苦少年长成挺拔帝王,心里竟多了些不该有的牵绊。


登基大典那天,万人朝贺,钟鸣鼎食。萧彻穿着十二章纹的衮龙袍,站在太和殿的最高处,目光穿越人群,落在角落里的苏鸾身上。


他朝着她的方向,微微颔首,眼底是藏不住的温柔。


那一刻,系统提示音响起:“眼底真心值达到百分百,任务完成。宿主可在二十四小时内选择脱离世界。”


苏鸾看着那个光芒万丈的帝王,突然觉得眼睛有些酸。


第三章:归墟之约


苏鸾决定离开。


她知道,自己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她的存在,本就是一场有目的的攻略。如今任务完成,她没有留下的理由。


离开前的那个晚上,她溜进萧彻的寝宫。他睡熟了,眉头微蹙,像是在做什么不安稳的梦。苏鸾轻轻抚平他的眉头,从怀里掏出一根红绳,系在他的手腕上。


红绳是她用自己的头发编的,江南有个说法,这样能替心上人挡灾。


“萧彻,”她低声呢喃,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我要走了。”


“我来自归墟,那里是所有魂魄的归宿。你不必找我,也不必等我。”


“你要做个好皇帝,守好这万里江山,好好活着。”


她说完,最后看了他一眼,转身消失在夜色里,仿佛从未出现过。


第二天,萧彻醒来时,发现手腕上多了根红绳。他心头一颤,疯了一样冲出寝宫,大喊着“阿鸾”。


可宫里上上下下,没人知道谁是阿鸾。


宫女说,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女子。太监说,陛下怕是记错了。大臣们更是面面相觑,只当是新帝登基太过劳累,产生了幻觉。


萧彻不信。


他下令封锁宫门,彻查宫中所有角落。他翻遍了所有的卷宗,询问了所有的旧人,可那个陪他走过最艰难岁月的女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只有手腕上那根红绳,提醒着他,她是真实存在过的。


第四章:疯魔帝王心


萧彻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他依旧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帝王,朝堂上杀伐果断,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可私下里,他却越来越像个疯子。


他把苏鸾住过的偏殿原样保留,每天都要去那里待上几个时辰。他会坐在她曾经坐过的窗边,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说话。


“阿鸾,今日早朝,户部尚书又跟朕哭穷,你说他是不是藏了私房钱?”


“阿鸾,御花园的牡丹开了,你说要是你在,会不会又偷偷摘一朵插在朕的头上?”


他还命人按照记忆里的样子,画了无数张苏鸾的画像,贴满了整个皇宫。吃饭时,他会在对面摆上一副碗筷;睡觉时,他会在身边留一个空位。


宫里的人都吓坏了,却没人敢说什么。只有李德全,看着日渐憔悴的帝王,偷偷抹眼泪。


有一次,西域进贡了一批舞姬,其中有一个女子,眉眼间有几分像苏鸾。萧彻见了,眼睛一亮,立刻封她为鸾妃,宠冠六宫。


可没过多久,他又把那女子打入了冷宫。


因为那女子学不会苏鸾的神态,说不出苏鸾的话语,更不会在他生气时,笑着递上一块桂花糕,说“陛下消消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你不是她。”萧彻看着那女子,眼神冰冷,“谁也替代不了她。”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在他面前提“像苏鸾”这三个字。


第五章:万里寻踪觅


萧彻开始派人寻找归墟。


他派出了最精锐的队伍,走遍了名山大川,寻访了无数奇人异士。他听说归墟在东海之滨,便下令开凿运河,直通东海;他听说归墟在昆仑之巅,便命人修建栈道,直抵山顶。


可所有的努力,都石沉大海。


有人说,归墟只是传说,世上根本没有这样的地方。萧彻却不信。他记得苏鸾说过,归墟是魂魄的归宿,那他就去找,哪怕耗尽一生,也要找到。


他开始频繁地出巡,美其名曰体察民情,实则是为了寻找苏鸾的踪迹。他走过他们曾经一起走过的路,看过他们曾经一起看过的风景,希望能在某个转角,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在江南水乡,他看到一个卖花的姑娘,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像极了苏鸾。他立刻下马,抓住那姑娘的手腕,声音发颤:“阿鸾,是你吗?”


姑娘吓得花筐都掉了,连连摇头:“公子认错人了,小女子不是阿鸾。”


萧彻看着她陌生的眼神,颓然松开手,眼底的光芒一点点熄灭。


这样的认错,发生过无数次。每一次的希望,都伴随着更深的失望。可他从未放弃。


他手腕上的红绳,被摩挲得越来越光滑,颜色也越来越深,像极了心头那道永不愈合的伤疤。


第六章:红绳寄相思


五年过去了。


萧彻鬓角有了白发,眼神也变得更加深邃。他依旧没有找到苏鸾,却把整个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


百姓们都说,当今圣上是个明君,只是太过清冷,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


只有萧彻自己知道,他不冷。因为他心里住着一个人,那个叫阿鸾的女子,一直都在。


他把对她的思念,都写进了奏折的批语里。


“今日得雨,甚好。阿鸾说,春雨贵如油。”


“江南稻丰收,可免赋税。阿鸾老家就在江南,她定会开心。”


“西北大捷,边疆安稳。阿鸾曾说,愿天下无战,百姓安康。”


李德全看着那些越来越像家书的批语,只能默默收好,不敢让任何人看见。


这年冬天,长安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萧彻又去了那间偏殿。


殿里依旧保持着苏鸾离开时的样子,桌上的青瓷瓶里,插着一束风干的桂花——那是苏鸾最喜欢的花。


他坐在窗边,看着外面漫天飞舞的雪花,突然笑了。


“阿鸾,你看,下雪了。”


“你说过,下雪的时候,要是两个人在一起,就会一辈子不分离。”


“你骗我。”


他说着,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砸在手腕的红绳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第七章:归墟故人来


又是三年。


萧彻已经很少再笑了。他的世界,只剩下江山和思念。


这天,他正在批阅奏折,李德全匆匆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锦囊:“陛下,边关送来的,说是一个老道人托转交给您的,说……说与归墟有关。”


萧彻猛地站起来,抢过锦囊。锦囊是用粗布做的,上面绣着一朵简单的桂花。


他颤抖着打开锦囊,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迹:


“萧彻,见字如面。


我在归墟,一切安好。勿念,勿寻。


你守着江山,我守着你。


红绳不断,相思不绝。”


萧彻拿着纸条,手指抖得厉害。他一遍遍地看着上面的字,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他终于相信,她是真的回不来了。


可他也终于明白,她从未离开过。她就在他的心里,在他的骨血里,在这万里江山的每一寸土地里。


他把纸条小心翼翼地收好,贴身存放。然后,他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那个两鬓染霜的自己,轻轻抚摸着手腕上的红绳。


“阿鸾,我知道了。”


“我会守好这江山,守好我们的家。”


“等我完成了对你的承诺,我就去找你。”


“归墟路远,你……等我。”


尾声:长生殿里长生愿


萧彻活到了八十九岁。


他成了史书上记载的千古一帝,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临终前,他躺在长生殿的龙床上,手里紧紧攥着那根红绳。李德全守在床边,老泪纵横。


“李德全,”萧彻的声音很轻,像风中残烛,“朕要走了。”


“陛下……”


“告诉后人,不必厚葬,将朕的骨灰,撒入东海。”


“朕要……去归墟,找朕的阿鸾了。”


说完,他缓缓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


手腕上的红绳,不知何时,已经断了。


多年后,有渔民在东海打渔时,捞上来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两个字:阿鸾。


玉佩的背面,刻着一行小字:


“归墟路远,我来寻你。”


风吹过海面,带着咸湿的气息,像是有人在轻轻叹息,又像是有人在低声呢喃。


或许,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那个叫阿鸾的女子,终于等到了她的帝王。


或许,他们真的像江南的传说里说的那样,红绳虽断,相思不绝,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