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伊芙心愿月季搬进阳台不到两周,我就被它狠狠上了一课——原来“仙气”背后全是烧钱和熬夜。
那天刷小红书,看到一位博主晒图:浅粉杯状大花,边缘像蒙了层雾,果香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我脑子一热,连夜下单两棵根接苗,想着放客厅当天然香薰。
快递拆开,枝条细得像牙签,叶片软塌塌,心里咯噔一下。
头一个月,它几乎没动静。
土干了怕焦,土湿又怕烂,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蹲盆边抠土。
好不容易熬出两片新叶,红蜘蛛大军杀到,叶背全是细白网。
我举着喷壶满屋子追着药味跑,邻居以为我在练化学实验。
真正开花那天,我反而慌了。
花苞比拳头大,颜色从奶油白过渡到烟粉,确实好看,可花瓣薄得透光,一场雨就能打成抹布。
我连夜给它撑伞,结果风一吹伞骨折断,直接戳掉一朵半开的花,心疼得直跺脚。
后来混进花友群才知道,这品种天生娇气。
南方高温天超过三十度,花瓣边缘立刻烤焦;北方冬天不裹棉被,枝条直接冻裂。
有人为了它专门装了自动遮阳帘,有人干脆搬进搬出当祖宗供。
最离谱的是婚礼策划师,一次订两百支做拱门,前一天暴雨全军覆没,赔到怀疑人生。
我也试过偷懒。
夏天偷懒没遮阴,整棵花像被开水烫过,叶片卷成吸管;秋天偷懒没重剪,新枝全挤在顶端,来年春天只开三朵。
教训总结成一句话:它要的不是花农,是贴身保镖。
现在我的伊芙心愿活得还行,秘诀只有两条:一是固定位置,阳台东南角,早晚有光中午遮阴;二是狠心修剪,每次花后剪掉三分之二枝条,别怕秃,半个月就冒新笋。
至于香气,确实好闻,但别指望替代香薰——它只在清晨和傍晚释放,其他时间你得凑近叶子才能闻到青苹果味。
说到底,这花就像朋友圈里精修过的自己:远看完美,近看全是滤镜。
你愿意为它搭时间搭精力,它才肯回报你几朵转瞬即逝的浪漫。
要是只想省心,劝你趁早绕道,毕竟再美的花,也治不好懒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