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您先到喜马拉雅中收听本回书的录音,与此同时再看我以下的听书笔记。谢谢您的支持。
【故事梗概】崔夫人答应将女儿许配给张生,但又是有条件的,她说崔家没有白衣女婿,所以张生欲娶莺莺为妻,必先取得功名。这冠冕堂皇的话说得张生无可辩驳,只得忍气吞声地告退。接着夫人又到莺莺房间,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女儿,并说她已命张生明天就启程进京赶考,若能考得状元,你们小夫妻就能洞房花烛。莺莺听了先是一喜,接着又是一惊,这明明是母亲变了花样在赖婚。母命难违,软弱的莺莺有什么办法,连机智的红娘也一筹莫展。
【细节赏析】夫人答应成全张生与小姐的婚事,但要张生先进京赶考,得中功名之后方能与小姐洞房花烛。尽管夫人说得冠冕堂皇,但红娘听了心里十分明白,夫人这是又在赖婚了,而且比前一次赖婚有过之而无不及。前回赖婚, 还命小姐叫一声“哥哥”,现在赖得干干净净,连“哥哥”也不叫了,只叫先生,甚至足下;上次赖婚别人还听得出夫人在赖婚,这次赖婚,别人连赖婚两字也听不出,嘴上一套好像通情达理,实则是心狠手辣;上次赖婚,夫人还要遮遮掩掩,留张生在西厢住几天,这次赖婚干脆叫他明朝就动身,说是希望他考中状元,实际上是把一对恩爱夫妻活活拆散。红娘的脑子真厉害,看问题总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夫人一席话说得张生脸红耳赤,夫人口似许婚,实质还是赖婚,但又无法违拗,只得说小生明日进京,立志功名,争得五花官誥奉为聘礼,决不有辱相国门楣。临走前连“小婿”两字也不敢说,因为开始张生叫夫人岳母大人时,被夫人打断,还称他“张先生”。所以只得自称“幼辈”。夫人听了知道这“幼辈”两字的含义,却也不与他较真,反正赖婚不在于这个称呼,所以只当没有听见一样。
崔夫人到闺楼上,把刚才对张生说的话同样给女儿说了一遍。莺莺听了之后,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母亲亲口许婚,当然是她求之不得的,但附带的条件,却也太苛刻了。状元全国只有一个,张生才学再好,也不能说绝对能考中状元。知母不若女,莺莺小姐真假难辨,只能看红娘怎么说法了。
今日莺莺的唱篇(40′08″)中有一句唱词:“有情人终得结朱陈”,“朱陈之好”的典故起源于朱元璋。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母亲陈姓;年幼在外讨饭时又是一位陈姓大娘救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性命(朱元璋认她为干娘),到后来明太祖称帝,有位衣衫褴褛、年迈老人嚷嚷着要面见皇上,遇见卫兵把守不让觐见,老人又改口说:“朝廷大堂之上坐的是我儿子......”明太祖朱元璋传旨让老人登上朝堂想看个究竟,只见一位步幅蹒跚、衣衫褴褛老人之后,“噗通”一声跪在老妇人面前说:“是孩儿不孝,让娘受苦了......”,从此明太祖朱元璋告诏天下:“朱陈一家、朱遇陈事必恭让、男遇男于友,男遇女于婚,结朱陈之好永不相背”。
本回书中,大杨先生外插花,给听客讲了一段历史,他说通过历史考证,唐朝姓崔的高居相位者前后竟有二十二人之多,如崔玄晖、崔涣、崔元翰、崔日用等等,其中崔元晖就是推翻武则天扫除朱武的大功臣,崔涣就是救过李白性命的那位宰相,为此李白还写过两首诗对他表示感谢,可想而知崔氏门阀当时是何等显赫。大杨先生接着又说,崔氏还分两大宗族,有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之分,《西厢记》里的博陵崔氏已经开始没落,当时清河崔氏比博陵崔氏更加显赫。这一段外插花,十分难得。我想从前说书先生在茶馆里说书,除了讲故事之外,还承担了教化百姓的作用,没有读过书的人,他们的许多知识,包括历史与生活常识,都是在书场里听书获得的,所以评弹演员被人尊称为“说书先生”。另外“评弹”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说书先生经常会“跳出去”,针对某些情节,发表一些真知灼见,这个“评”含有“评价”、“评论”的意思。但是大杨先生的书,很少跳出书情,说一些题外话,我想这也许是他的书所以会缺少吸引力的一个原因吧。
【方言解读】其一“敲钉转脚”,这是表示要求对方承诺不再变卦。苏州话还可以说成“敲敲着实”。因为钉子敲进木头,仍旧可以拔出来,只有将钉子前面的尖头敲弯了,钉子才不能被拔出,“敲钉转脚”就是这个意思,;其二“选日不如撞日”,因为古人迷信,遇到要办什么大事,都要翻皇历,选择所谓黄道吉日,这就是“选日”。但遇到事情紧迫,只能说干就干,这就是所谓“撞日”了。
【唱篇欣赏】
01′30″夫人:今日我把娇儿许与你张君瑞,好亊成全配一双。 红娘:听得红娘心欢悦,眉梢眼角看张郎,你快些抢步上前叫岳娘。
07′48秒夫人:虽然我今日重将姻亲许,想莺莺是千金女,足下是白衣郎。显然有屈女红妆,可说是门不对来户不当。崔家是世代不招无官婿,往来紫绶与金章,那里有相国东床是白衣郎!你来朝走马长安道,得着官儿结洞房,及第登科再成双。
30′15″莺莺(俞调):抑不住咽喉哭出声,泪珠儿滚滚湿衣襟。 夫人:女儿受辱娘心痛,罗帕轻轻拭泪痕。 莺莺:旣是羞惭又是窘, 低头只是泪淋淋。奴有言难对娘诉说,万语干言腹内吞,谅想是前生冤孽会今生。亲娘不念女儿苦,请宴无端赖婚姻,害得我西厢事发羞见人。
37′34″夫人(陈调):你休流泪免伤心,为甚么无言垂泪泣吞声。为娘是从来爱女关痛痒,问暖嘘寒如掌上珍。你的心中事相思情,女儿的终身我娘担心,因此我今日重联佛殿姻。从今你枕畔莫劳魂梦牵,灯前休把柳眉颦。
40′08″莺莺(俞调):闻言说不出心头喜,阿娘竟有爱女心。几番周折如我愿,有情人终得结朱陈。眉梢看红娘,罗帕拭泪痕,还是假耶还是真? 红娘:你阿娘之言谁信得,半是假来半是真。图赖婚姻成习性,真和假假和真。假假真真无人信,尤其是蜜语甘言不作真。
50′35″夫人(陈调):只因为崔家不赘无官婿,我故命他折桂蟾宮上帝京。那时节收拾洞房留娇客,高烧红烛照新人。
53′59″莺莺(俞调):凝眸含泪把娘亲望,分明是未完婚先自逼登程。娘啊,想你是口如甜蜜心头辣,把我们好夫妻硬生生活拆两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