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皇帝好,可秦二世胡亥却深知皇帝有多操劳,从前的尧、舜二帝,每天工作超10小时,整日与普通百姓一样参与劳作,禹帝甚至忙到三过家门而不入,而自己的老子始皇帝更像是牛马,每天都要批阅120斤的公文。
因此,胡亥总感觉当皇帝如同牛马一般受苦受累,人生甚是无趣。于是,有一天闲聊,胡亥就问李斯:韩非曾经说过,古代的君王都很辛劳,难道君王管理天下就是为了受苦受累吗?所以,我不想吃苦受累,只想随心所欲,又想永远统治天下,你有什么办法吗?
李斯稍作沉思,回道:“容臣回去好好思量一番”。
李斯回到府中,想着想着就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李由,因镇压农民起义多有不顺而受到大将章邯追责,甚至就连自己也被章邯讥讽、奚落为无能之人。想到这时,他的心中就甚是惊惧,担心因此失去胡亥的信任,于是他提笔写出了一套“督责之术”,并上书给胡亥。
在上书中,李斯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
这句话是说,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严厉地督责轻罪。轻罪尚且严厉督责,更何况犯有重罪呢?如此一来,群臣和百姓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你的地位不就稳固了吗?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轻罪重罚”。
同时,李斯还说,君主对臣下要实行独断专行,要驾驭群臣,而不能让臣下左右了你的想法。只有这样,群臣和百姓才不敢造反,君王的地位才能牢靠。
胡亥看后,深以为然,并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推行“督责之术”,秦朝也就此拉开了“暴秦”的序幕。甚至还出现了杀人多者为“忠臣”,残忍者为“明吏”的荒唐现象,最终搞得天下怨声载道。
也就是说,“暴秦”之名,是胡亥和李斯一手造成的,而有些人却将“暴秦”的黑锅扣在了秦始皇的头上。
随后,在李斯和赵高的放任之下,胡亥变得更加胡作非为、奢侈腐化,从而导致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各地反秦的呼起风起云涌。
眼看秦朝政权岌岌可危,眼看自己的荣华富贵也将走到尽头,于是李斯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冯去疾之子)急忙联名上书,劝说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徭役。
正在宫中饮酒作乐的胡亥却不乐意了,你们这不是在给我添堵吗?因此,一怒之下,命人将他们逮捕入狱。
这下却正中了一心想要独揽朝中大权的赵高下怀,李斯等人的下狱,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于是,赵高利用职务之便将李斯给胡亥的多封辩解书给扣押了下来,并趁机诬陷李斯、李由父子二人意图谋反,甚至还对李斯进行严刑拷打。
最终,李斯经受不住酷刑折磨,含泪违心承认自己谋反。结果,李斯父子被腰斩于咸阳,三族被灭,结局相当悲惨。
明明形势一片大好的大秦,却栽在了你和赵高的手里,竟拥立了一个荒唐无能的胡亥即位;明明大秦能有更好的走向,却因你的一己之私,竟献了一个祸害天下的“督责之术”;明明通过早早劝谏,胡亥或许不会胡作非为,却因你的放任与怂恿,竟造就了一个历史“暴君”,并给大秦打上了“暴秦”标签……
因此,也有人说,李斯的悲惨结局,其实就是上天冥冥之中的报应。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