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宇阁

海量小说免费推荐,热门小说网址导航一站式阅读平台

天生我材未必有用(天生我材未必有用输入法花体)

天生我材未必有用

《虞初新志》里讲了一个叫盛此公的人的故事。

论出身此人是当之无愧的富家子弟,家里良田千倾,而且有很多藏书,这样既富且雅的家族,绝非一般暴发户可比;盛此公本人先天聪慧,又勤奋好学,少年时闭门读书,从不交接那些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从不出入那些吃喝玩乐的场所,到了十几岁,他就以善于写古风雅文而闻名乡里,十里八乡的读书人提起盛此公都要挑起大拇指甘拜下风。

按现在话说,这就是一个会投胎又自律必定前途无量的好少年。

但是,天公不作美,长大以后的盛此公偏偏是屡遭磨难。

盛此公效仿《史记》中那些名噪一时的贵公子们,散尽千金广接门客,渴望有一天也能闻名天下,得见天子,舒展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结果被广陵儿所骗,广陵儿暗示他现在边境有战事,正是为国家出资救急的时候,正是为自己扬名立万的时候,结果,啥事没办成,钱都没了。这件事带给盛此公的打击很大,重病一场落下残疾,右手不能屈伸;似乎老天觉得把这样一个俊秀少年毁得还不够,过了不久,又让他的眼睛瞎了;没钱治病,穷困潦倒的盛此公郁郁而终,他身前几十卷的著作或散失,或被偷走,只留下了一卷诗稿。

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盛此公的文章做得好,却没能以文章闻名天下;能骑马弯弓,却没有机会上战场一战成名;为人仗义单纯,却被骗得一无所有;能写字的手残了,能看书的眼瞎了。身前几无立锥之地,身后无儿无女无人纪念。

文中有一段最令人伤感,本文作者去拜见盛此公的老母亲,问是否有遗书保存下来,老母亲一边哭一边说,她儿子的著书都被人偷走了,只留下诗稿若干卷,她坐则悬之肘,卧则枕之,可是她老了,不久就要入土了,可怜她儿子这点遗书,怎忍心也让它入土,于是就托付给了本文的作者。作者读此诗稿叹息不已,因为他了解盛此公,知道这区区几卷诗稿根本不足以衬托起他的才智。

至此本文作者不禁慨然长叹,问一声天,谁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为何天总是为那些平庸卑下之人长守富贵,对这些品性纯良,有美好的志向的人却要一再摧折?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的狂放和不羁,也曾是天下的士子们心中百折不回的信仰。

但如果你是盛此公该怎么办呢?天生我材,又苦其心志,又劳其筋骨,终究还是一事无成,终究还是黄土一抔,你该如何?

作者叹其悲,怜其苦,我却以为他未必真正了解盛此公的胸怀。

盛此公右手残疾以后,反倒刻苦练习书法,用左手握毛笔沾墨,再放到右手的指缝间夹好,后来,其书法足可以做临摹的字帖;盛此公瞎了以后,扶着乡里的黄口小儿去参加考试,别人笑话他都是废人了还要求取功名,他说,他是个瞎子,没有什么别的能耐宽慰老母,只有进学才能博老母宽心;盛此公自己不能读书不能写作之后,就请人天天念书给他听,自己口述请人记录依然著述不已。在他眼疾日甚,本文作者曾劝他为了眼睛不要读书饮酒了,他却洒脱地说,不饮酒不读书不如立刻就瞎了就死了算了。

这是盛此公对人生的参悟——天生我材未必有用,那又如何?过好每一天,成全一个最好的自己就好,身前的利和身后的名不过是天边的云卷云舒,活着的每一天活出真实的自己享受生命的过程才是生命的圆满。

##余生我们一起读书吧##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