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来回答一下。但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来回答。
第一,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会拉尿吗?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还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宝宝在子宫里需要有羊水。早期的羊水主要是胎儿皮肤渗透到宫腔里形成的,但到了后期,羊水就主要是胎儿拉的尿了。胎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不断的将尿液排入到宫腔中,而且其皮肤还吸收羊水进入体内,口腔有可以把羊水吞入肚子内,这样形成一个动态平衡。
羊水虽然是“水”,但起的作用非常大。羊水在胎儿与子宫之间形成一道缓冲,不然宝宝会很危险。临床上,医生要根据羊水的量来判断胎儿是否有异常。
首先,羊水中含有胎儿上皮细胞,一般都是从胎儿的皮肤上脱落下来的。这些细胞含有胎儿的全套染色体信息。我们通常所说的羊水穿刺,就是抽取几毫升的羊水,对其中的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后,然后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便对宝宝的染色体疾病进行诊断。其实,除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外,也可以分析羊水中是否有病毒感染等。在这方面,羊水起的作用很大。
其次,要分析羊水的量。如果羊水太多了,临床上称为羊水过多,一般指羊水量在2000mL以上者。由于羊水在孕妈妈的子宫里,是无法测量的,所以临床上测量子宫中四个象限内的羊水深度,来间接推测羊水量的多少。由于胎儿在子宫内是个“不规则”的存在,因此,把这四个部位的羊水深度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只好将它们加起来,称为羊水指数。在诊断上,羊水指数大于25厘米时,或者单一象限内的羊水深度大于8厘米时,就诊断为羊水过多。羊水过多多见于胎儿的疾病如胎儿有结构上的畸形、胎儿肿瘤、胎儿神经肌肉发育不良、代谢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等,其中以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异常为主。此外,胎儿腹壁缺损、膈疝、心脏畸形等,也可以有羊水过多。
除外了胎儿的疾病外,多胎(双胞胎或以上)、胎盘疾病,以及孕妈妈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可以产生羊水过多。当然,大约30%的羊水过多是找不到原因的。但不管怎么说,一旦发现羊水过多,就要仔细检查,排除胎儿或孕妈妈的疾病。
第三,羊水也可以少。如果胎儿的泌尿系统有畸形,无法形成足够的“尿液”或者这些尿液无法排出来,就会形成羊水过少。临床上也是通过超声测量四个象限的羊水深度来间接诊断羊水的多少的,一般以羊水指数小于或等于5厘米为界,如果最大的羊水深度小于或等于2厘米,也是羊水过少的诊断标准。导致羊水过少的原因有先天畸形如肾小管发育不全、先天性肾缺如、输尿管或尿道梗阻、膀胱外翻等。此外,膈疝、法洛氏四联症、某些染色体异常、甲减、小头畸形等,也可以形成羊水过少。此外,胎盘功能减退、过期妊娠、羊膜疾病和孕妈妈服用了某些药物,都可以形成羊水过少。在羊水过少时,最重要的也是要寻找原因,做好胎儿的产前监护,防止胎儿宫内窘迫。
至于大便,胎儿在宫内是不能拉的,所以羊水是清亮的。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胎儿有急性缺氧,导致胎儿迷走神经兴奋,使得肠道蠕动加强,胎儿的大便会排入到羊水中,使羊水受到污染,这是胎儿急性缺氧的征象之一,需要紧急处理。但臀位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挤压的因素,将大便排入到羊水中,并不一定是胎儿宫内窘迫。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羊水,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大,对胎儿的保护作用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