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怀孕后,小小的胎儿就在你的子宫内安营扎寨了,接下来他将在里面舒舒服服地过上10个月,然后呱呱落地,和你见面。有时,你可能会想:宝宝在子宫里安全吗?整天生活在羊水中不难受吗?这说明,你真的不了解子宫和羊水。子宫是孕育胎儿的空腔器官,羊水是充满于子宫内的液体。对于胎儿而言,这两者就像是汽车的安全气囊与减震器,紧密包裹胎儿成长的空间,与胎儿的成长发育息息相关。
子宫是女性重要的器官之一,只有具备子宫才能怀孕。子宫位于骨盆腔中间,呈倒置的梨形,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子宫峡部、子宫颈。子宫上部较宽,称为子宫体,其上端隆起的部分称为子宫底。子宫两侧有子宫角,和输卵管相通。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为子宫颈。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子宫借助于4对韧带以及骨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支托作用,来维持正常的前倾位,这4对韧带分别为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和宫骶韧带。
子宫壁共分为三层,外层为浆膜层,中层为子宫肌层(最厚的一层),内层为黏膜层。黏膜层又叫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产生月经。
未怀孕的女性,正常的子宫约拳头大,重约50克,长7~8厘米,宽4~5厘米,宫腔的容积约为5毫升。子宫的大小形态因年龄和生育状况的改变而变化,如有过生产经历的妈妈,就算产后子宫复旧,子宫大小仍会比生育前大。另外,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也会随着年龄而改变,婴幼儿期为1:2,成人以后则变为2:1,这主要是受到激素的影响。若没有改变的话则表示发育有问题,可致经期不顺甚至不孕,应及早请医生诊治并找出原因。
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各个部分的增长速度也不一样。子宫底部在怀孕晚期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再就是子宫下段,子宫颈部的增长最少。此种特点适应了临产后子宫收缩向下依次递减的特点,对胎儿的娩出有促进作用。
孕妈妈在妊娠的过程里,要注意观察子宫是否有早期宫缩、假性阵痛现象,若出现2~3次为偶发性阵痛,属于正常现象。当出现规律性的宫缩时,要根据怀孕周数来评估,若是36周以后,就有临产的可能。
异常的子宫往往会影响受孕的几率,一般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来判断是否异常。畸形子宫并非不能怀孕,也并非所有的子宫畸形都需要手术矫正或治疗,要看子宫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子宫畸形,一起来简单学习一下吧。
子宫刚开始是由两对生殖管道长出来,每对管道各自形成半套子宫,逐渐再融合为一个完整而正常的子宫。假使其中一套没有发育完成,就会形成单角子宫。单角子宫仍然可受孕,但因受精卵着床条件不佳,就容易流产或早产。
双角子宫的外观看起来像个“心形”,有的是两边大小对称,也有的是一大一小。在子宫发育的过程中,两对管道融合不全,中间形成不正常的间隔而成为双角子宫。双角子宫的空间较小,受精卵较难着床,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即使着床也不利于胎儿成长,容易有胎位不正、早产、流产等状况。
纵膈子宫是指在子宫腔的中间有一片厚厚的子宫肌肉,将子宫分隔成两个小的子宫腔。因为子宫空间较小、且纵膈部分的子宫内膜血管较少,较难受孕。即使受孕成功,胚胎也无法正常发育,通常都会发生流产。
子宫是胎儿居住、成长的环境,子宫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成长发育。当孕妈妈知道自己有子宫肌瘤或肌腺瘤时,要多关注是否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对于此类疾病,是否采取手术治疗,通常根据子宫肌瘤发现的时机、肌瘤位置、孕妈**年龄等因素来决定。建议未怀孕的女性,做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至少要半年才能怀孕。年龄若是30岁以上,又急着怀孕,则不建议做手术。
若是已经怀孕的女性,就要看肌瘤位置是在内膜层还是肌肉层。若在肌肉层,只需定期观察其大小,因肌瘤有可能随着胎儿长大;若肌瘤在内膜层,有可能压迫胎盘,使得胎儿无法得到充足营养而发育不良。也有些会因肌瘤改变了子宫形状,而导致胎位不正,最后影响生产方式,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羊水为充满于子宫内的液体。怀孕早期的羊水是孕妈**血液经胎膜进入子宫的透析液,怀孕约3周时,通过超声波就可以看到胚囊内含着少量羊水。怀孕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羊水吸收的50%由胎膜完成,另外的是胎儿通过吞饮羊水入消化道完成的,胎儿就是这样通过吞咽羊水与排泄尿液来保持羊水的动态平衡的。由此看来,羊水也是不断更新的。随着胚胎的发育,羊水的量逐渐增加,正常足月妊娠的羊水量约为1000毫升。
羊水成分的98%为水,还含有电解质、上皮细胞、有机物质、酶、蛋白质、胎儿甲型蛋白等。正常的羊水颜色是淡黄色、清亮的,液体内略含白白的漂浮物,这是表皮细胞与胎脂。异常羊水的颜色浑浊、味道发臭,是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所致。
羊水量的多少是判断胎儿健康状态的依据之一,无论羊水过多或过少,孕妈妈都必须提高警惕。
羊水的量是通过超声波仪器来测量的,并依据羊水指数做出判断。测量时,以肚脐为中心,以脐水平线和腹白线为标志,将肚子分成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四个象限,四个象限的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之和即为羊水指数。当羊水指数大于18厘米为羊水过多,也有国外资料认为羊水指数在24~25厘米以上才可诊断为羊水过多。羊水少于8.0厘米为羊水过少的临界值,少于5.0厘米为羊水过少的绝对值。
羊水过多的孕妈妈容易引起妊高征、胎位不正、早产等,还可能引起胎盘早剥和产后出血。那羊水过多是怎么引起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 孕妈患病 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肝炎、严重贫血等疾病都可能引起羊水过多。
3. 胎儿畸形 羊水过多的孕妈妈中有很大一部分合并有胎儿畸形,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和上消化道畸形最为常见,如无脑儿、脊柱裂儿、胎儿消化道闭锁等,均可引起胎儿吞咽羊水困难而致羊水过多。
羊水量过少,子宫空间就变小,减少了胎儿活动、成长的空间。如发生在妊娠早期,可导致胎儿与周围组织粘连;若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易造成胎儿斜颈、曲背、手足畸形等异常,还可导致肺发育不全、胎儿成长迟滞、胎儿宫内窘迫等。那羊水过少是怎么引起的呢?
1.早期破水 早期破水是指羊膜出现破漏造成羊水流出,可根据具体发生的周数与实际情况,请医生帮助安胎与治疗。
2.胎儿畸形 胎儿畸形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胎儿先天肾缺如、肾发育不全、尿道阻塞无法排尿、小便量过少等。
3.胎盘功能异常 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等均可导致胎盘功能异常,胎儿无法通过胎盘吸收养分,引起羊水过少。
4.母体因素 孕妈妈脱水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羊水过少。
羊水的存在为胎儿提供了极重要的保护,若孕妈妈不小心有轻微的碰撞,能有缓冲的空间,不会直接压迫到胎儿,且孕妈妈走动时可以平衡子宫压力。
提供空间 提供给胎儿足够的生长空间,使胎儿在羊水中自由活动。
缓冲作用 当受到外部压力时,羊水可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胎儿直接受损伤。
平衡体液 胎儿体内水分过多可通过胎尿排到羊水中,维持胎儿体液平衡。
均衡压力 临产时,羊水直接受宫缩的压力作用,能使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
减少感染 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还可润滑产道。
对于羊水,建议孕妈妈在中晚期要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性状、是否有水样透明物流出。若孕妈妈感觉有水流出,自己又无法判断,需到医院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以保证胎儿成长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羊膜穿刺是最常用的与羊水相关的检查。羊膜穿刺的目的是进行细胞染色体的检查和测定羊水中某些物质的含量,以此来判断胎儿是否有异常症状或畸形。另外,还可注入药物进行一些疾病的治疗。
一般在穿刺之前医生会通过B超检查来确定穿刺的位置并做好标记,嘱咐孕妈妈排尿后仰卧在手术台上,消毒完毕后,用穿刺针垂直刺入,抽取20毫升的羊水,然后送去检查。穿刺完成后,孕妈妈要尽量减少活动,留意穿刺点、阴道有没有液体溢出或流血,若有异常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3.如果孕妈妈有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不宜进行羊膜腔内注射药物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