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瘾”,很多人都以为距离自己很遥远。
这当然是一种误解。
因为“成瘾”性行为,几乎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所呈现。
我们举一些例子,如购物,现在很多人都习惯在网上买东西,甚至到了“成瘾”的地步——就我个人而言,两年前,我几乎每天都在网上买东西,一天三四个包裹是常事,要是偶尔有一天没有接到快递公司接收包裹的电话,反而会感到浑身不自在,这就是“成瘾”的一种具体表现。
又如我有一些朋友喜欢玩音响,光是一根数据线就高达二千元,一个喇叭就四万多,买回来组装之后,还需要没日没夜不间断的播放九十多个小时,这表面上虽然是为了追求音效的极致,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一种“成瘾”性行为。
由此可见,“成瘾”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自己,若是条件允许的话,估计也会深陷其中,甚至活出另外一个自己。
那么,为什么讲“成瘾”性行为,其实是人生的大忌呢?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探讨,即:
一、“成瘾”性行为,容易让人迷失
我们先讲“成瘾”性行为的第一个弊端,那就是容易让人沉迷其中,忘了自己的真正需求,从而迷失自己。
举个例子,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都会全盘接受对方的优点与缺点,就算是明知是缺点,也会把它当成优点看待,这就是一种迷失。
当然,这种体验并不少见,或者说,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
而这正是为什么人们习惯把“成瘾”性行为当成人生大忌的原因之一,
二、“成瘾”的性行为,容易让人走向极端
有人说,人处于“成瘾”的状态时,很容易走向极端,
我深以为然。
我们继续举例说明。
人在狂躁的时候,就很容易做出许多出格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并非本人所愿,但却还是会发生。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人处于“成瘾”的状态当中,往往都会欲求不满,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满足自己当下的需求,当这种需求被阻碍或者得不到满足时,人就很容易出现狂躁,甚至走向极端。
或许正是有鉴于此,人们才会把“成瘾”性行为当成人生之大忌吧!
三、“成瘾”性行为,容易让人玩物丧志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
大意是说,人要成事,首先需要立志——事实上,真正能成功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有志向的人。
如明代的王阳明,就从小就立志当圣人,并为之努力,后来才被人们誉为唯一可以和孔子比肩的圣人。
但是,“成瘾”性行为,却容易损人心智,消磨人的志向,正如古人讲“玩物丧志”一样。
由此可见,“成瘾”性行为,确实会损害人的志向。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我们为什么讲“成瘾”性行为,其实是人生的大忌的真正原因。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